1)第732章 拒绝听命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多尔衮接受了洪承畴的意见,先保山西重地,等巩固了山西的防御,明岁再去关中走一遭也不迟。

  这时他也发现了西魏的弱点,以及大清的优势,就是游牧劫掠的本事。

  西魏国的长城防线几千里,许多地方都年久失修,要找到突破口不难。

  蓟辽段长城,宣大段长城,清军都能突破,何况关中和雍凉的长城。

  雍凉之地贫瘠,继续待下去,也难有斩获,不如先撤回来,等明岁稍有恢复,再来劫掠一次。

  如此几次之后,西魏必定丧失关中民心,财政也会被长城防线,以及不断赈济难民拖垮。

  西魏的军力也会被牵制在关中,而大清朝则能修养生息一段时间,等兵甲精良,钱粮充足之日,就是发兵灭魏之时。

  因此多尔衮派出快马,向济尔哈朗和豪格传令,让他们暂时收兵,先稳定山西局势。

  这样决定,既可以解决河东危机,同时也可避免豪格一派斩获太多功勋。

  这时在大帐内,济尔哈朗微微皱起眉头,“摄政王,下这到旨意,怕是有私心,不过河东是我大清赋税重地,又与北直隶向临,确实也不能有失。高义欢居然想到突袭河东,来缓解关中的危机,还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。”

  “昂邦阿玛!突袭河东,不过是高蛮子的计谋。他的兵马堵我们还嫌不够,哪里能够真真的夺取河东,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。这么简单的计谋,我不信摄政王看不出来,他下这道军令,就是怀着私心,他是看着我们破了关墙,怕我们取得更大的功绩,威胁他的地位,所以才叫我们退兵。”豪格一脸愤怒,很不耻多尔衮的行为。

  多尔衮在与西魏的对阵中,少有胜绩,豪格这次却小胜一阵,而且刚酝酿更大的胜利,多尔衮就让他退兵,豪格自是不愿意。

  其实不只豪格不愿意,济尔哈朗也在犹豫。鳌拜让索尼攻击萧关,吸引魏军注意,主力正准备绕过陇山,并避开平凉和庆阳的魏军,向延安府穿插,走洛水谷地进入陕北,包抄延安榆林的魏军,把他和豪格放入关中。

  这样一来,魏军的防御就出现了漏洞,大军会师后南下,定能在关中平原上抢得盘满钵满。

  这不仅可以严重打击魏军的士气,使他们的威望提高,同时各旗,还有随行的外藩,才会在政治上靠近他们。

  这对于济尔哈朗和豪格来说,确实是一个机会,但是济尔哈朗对此却依然存在顾虑。

  济尔哈朗沉吟一阵,“摄政王的性情就是如此,当初争位时,如果不是他威胁要兵戎相见,代善也不会偏向他,我们也不会妥协。他这样的恶人,就是看准了我们这些人会顾全大局,才会有恃无恐的给我们下令。虽说高义欢突袭河东,确有可能是高义欢之计,但是河东确系关联到大局,万不能有失,本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