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98章 两件事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多铎卷土重来,无疑打乱了高义欢的计划,休战不到三个月,中州又将战火重燃。

  一边是不给力的李自成,一边是拖后腿的南明,让高义欢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,可算是为时局操碎了心。

  南明朝廷方面,朝中大佬总结历史经验,想借鉴唐朝的例子,来平定内部叛乱。

  只是南京的官员,长期不理政事,全凭拍大腿想当然,不想想明朝自身硬不硬,有没有郭子仪、李光弼这样的能人,光把希望寄托在东虏身上,而不是考虑加强自身的实力,便着实让人无语。

  史可法上书言,“先帝以圣明之主,遘变非常,即枭逆闯之头,不足纾宗社臣民之恨。是目前最急者,莫逾于办寇矣。然以我之全力用之寇,而从旁有牵我者,则我之力分;以寇之全力用之我,而从旁有助我者,则寇之势弱。近辽镇吴三桂杀贼十余万,追至晋界而还。或云假虏以破贼,或云借虏以成功,音信杳然,未审孰是?然以理筹度,此时畿辅之间必为虏有。但虏既能杀贼,即是为我复仇。予以义名,因其顺势,先国仇之大,而特宥前辜;借兵力之强,而尽歼丑类,亦今日不得不然之着数也~~~”

  这篇奏疏,便反应了南京大佬们的心态,寄希望于虏兵为崇祯复仇,他们并没有意识到,在清军入关后,矛盾转换,清军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威胁。

  南京这些人,从官场上被淘汰下来,长期闲赋,不知道斗争的激烈和人心的险恶,他们幻想借虏兵平寇,天真的以为清军平寇之后,两方能画地而治,相安无事,真是愚蠢。

  当然,高义欢能这么批评他们,也是因为知道结果。谁也不会想到,天下会被一个几十万人的小族占据。

  纵观历史,中国就没有丢过这么大的人!

  当然,南京也不是没有明白人,只是资历不够,两派大佬忙着争权夺利,自是没有功夫,听取他们的声音。

  陈子龙提出,“从来开疆辟土,必当以兵力取之,未闻求而可得者也。”提醒朝廷不要寄希望于东虏,自强才是正道。

  只是大佬们已经将东虏幻想为义师,对于他的意见,尽皆嗤笑,认为不过哗众取宠之言。

  此辈最好沽名钓誉,我等多年老臣,岂能不知大势,要你一个小小给事中来教。

  高义欢真想打到南京,把这群蠢猪拉出来一刀砍掉,但多铎大军卷土重来,却让他没了脾气。

  这个时候他敢动手,那伙人就敢背后捅他刀子。

  “真他娘的憋屈啊!”高义欢明知道南京坑人,但还得保他,怕他崩盘,心里真跟吃了屎一样,不是个滋味。

  现在想来,要不是他派王世琮前去请求招抚,南京朝廷在招与不招之间争论不定,没拿定主意,怕早就发兵来打他了。

  突然出了这种变化,让高义欢很是无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