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03章武鼎大帝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之言,都做到了!”

  高兴豪被杀,高义成被他赶到云南,高义欢已经没什么朋友了。

  这时他看向高义仠,脸上也笑了起来,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,相逢一笑泯恩仇。

  高义欢问道:“你理解了朕,可愿意在朕身边做些事情?”

  高义仠摇了摇头,“二哥实现了心中抱负,我差二哥远矣,但心中亦有坚持,还望陛下成全。”

  高义欢久久凝视他,最终叹了口气,又转过身去,半响开口道:“好吧!朕成全你,放你去吕宋,告诉朱慈烺和郑森,朕愿意与他们议和。”

  武鼎八年,长达多年的明魏之争,终于告一段落。

  魏国大学士梁以樟与南明大学士王彦,与澎湖签订《明魏议和条约》,双方搁置中原正统、澎湖、台湾等争议,达成和平共识。

  高义欢送还了俘虏的朱慈烺家人,南明太子,后妃,以及诸多藩王,同时开放港口允许南明商船来大陆贸易,而南明则不在袭扰大魏沿海,保证海上商路通畅,同时允许大魏商人在南洋贸易。

  条约签订,两国百姓欢腾,大批南明商船涌向沿海,购买货物,运往日本、印度、大食等地区,江南工商业因此得到了大力发展。

  工商业的发展,使得大魏国库充盈,高义欢遂即下诏进一步推行改革。

  在教育方面,他推行小学义务教育,令各县设立小学,府城设立中学,各省会设立高等学堂,京师所有书院,改为大学堂,并鼓励民间办立私人学堂,翻译各国书籍,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。

  在司法方面,高义欢以祖训的形势,制定一套宪法,同时重编大明律令,将法律细分。

  在内政方面,增设农业部、交通部、工商部,建立帝国银行,进一步统一货币,确立了银本位制度,推动工商业的发展。

  于此同时,高义欢还派遣使者,出使各国,资助商人进行环球航行。

  时间到武鼎四十年,大魏帝国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,人口成倍增长,蒸汽机和铁路的出现,使得魏帝国无比强盛,高义欢终于被人尊为武鼎大帝。

  这年秋,六十多岁高龄的大魏皇帝高义欢,在百官的簇拥下,再次来到兖州府泰山脚下,进行他的第二次封禅。

  封禅的队伍,除了魏国朝臣,还有各藩属国,以及周国、南明、莫卧儿、奥斯曼、日本、东辽、英吉利、东州国等国常住大魏的使节。

  在这其中东辽国,是日本南部九州、四国的一个政权。

  东州国的来历则比较传奇,高义欢资助商人向东、向西航行,向东的一名商人到达东面一块大陆后,发现一个国家,居然写汉字,交流无碍,大感惊奇,可是这个国家的人,对他的到来却十分警惕。

  商人被东州国囚禁了三年,东州国不断派人,盘问他中原的情况,让商人逐渐弄明白,东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